挚信资本入主WeWork中国 能否解联合办公之困
更新时间:2020-09-27
9月24日,WeWork中国获老股东挚信资本2亿美元追加投资。同时,挚信资本的运营合伙人姜跃平被任命为WeWork中国的代理CEO。
今年以来,除了纳什空间再获老股东远洋资本增资,整个联合办公赛道并无新的融资消息。这意味着,WeWork中国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是今年目前为止联合办公赛道最大金额单笔融资。
据外媒报道,WeWork本次出售的是中国业务的的多数股权,本轮融资完成后WeWork仅保留少数股权和一个董事会席位。
本轮融资之前,WeWork拥有WeWork中国59%股权,其余股权掌握在软银、弘毅投资和挚信资本等投资者手中。融资完成后,WeWork中国过半股权落在挚信资本手中,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则失去中WeWork中国的运营控制权,作为交换,其将继续在品牌和服务上获得年度服务费。
早在2018年7月,挚信资本就通过融资进入WeWork中国股东名单,彼时淡马锡、挚信资本、软银和弘毅投资共对WeWork中国注资5亿美元,后者估值达到50亿美元。
今年一月,同为WeWork中国老股东的淡马锡与挚信资本就透露正在就增持WeWork中国进行谈判,希望获得WeWork中国的控制权。有消息称,当时WeWork中国的估值约为10亿美元。
WeWork中国估值断崖式下跌,仅仅是WeWork衰落的一个缩影。
由于迟迟不能突破亏损,WeWork的商业模式和估值受到越来越多质疑。再加上IPO搁浅、创始人离职、机构撤资等连环打击,WeWork估值一路暴跌。据软银今年五月披露信息,WeWork估值已跌至29亿美元,相较于巅峰时期的470亿美元缩水了九成以上。本次出售中国业务,也是为了削减成本。
既然家大业大的软银未能救活WeWork,已经身在局中的挚信资本为何要再次加码,亲自下场执掌WeWork中国呢?
第二次踏入联合办公赛道
WeWork中国并不是挚信资本首次出击联合办公领域。
早在2011年,挚信资本就与红杉资本一同投资了联合办公品牌创富港(836090.OC),后者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截至今年六月末,挚信资本持有创富港5.56%股份。
与仍需输血的WeWork不同,创富港在挂牌新三板前已经实现盈利。2016-2018年,创富港分别实现净利76.55万、2400.7万、3263.1万元。2019年,在新店亏损和销售费用增加导致净利下滑超六成的情况下,创富港归属挂牌公司净利润仍达到1190.7万元。
今年上半年虽有疫情影响,创富港营收、净利分别达到2.81亿和1812.03万,同比增10.41%和103.73%。
虽然创富港已经盈利多年,但每年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几的营收增速和两三千万的盈利水平,仍被外界认为盘子太小、想象空间有限。
因此,对于挚信资本来说,拿下WeWork中国控制权,无疑可以在联合办公赛道补足创富港短板。
WeWork中国业务发展一直高举高打,曾经是WeWork全球化的重要一环。
WeWork此前欲登陆资本市场时,曾表示美国业务在总收入的占比正在下降,未来几年将继续扩大美国外市场的业务。在WeWork去年递交的招股书中,“中国”一词被提及173次,是当时WeWork最重视的战场之一。
WeWork中国是WeWork的亚洲第一站,2016年首登上海,2018年以25亿元价格收购了同类竞争企业裸心社,并在当年七月获得了淡马锡、弘毅投资、挚信资本、软银中国等投资方的5亿美元B轮融资。截至目前,WeWork中国在12个城市拥有100多个办事处。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进入中国之时,正是中国共享经济蓬勃发展之际。受益于政策暖风频吹,优客工场、SOHO 3Q、梦想加等本土联合办公企业也逐渐兴起。WeWork中国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与本土企业的竞争。
随着联合办公赛道竞争加剧,本质是办公室出租的WeWork,并没有显而易见的技术壁垒,与国内享受政府补贴、或手握大批物业的地产商背景的竞争者相比并无太大优势。叠加在WeWork持续亏损、模式受到质疑、估值不断下滑的背景,挚信资本要如何将WeWork 中国“变废为宝”呢?
由重转轻的联合办公
本次挚信资本拿下WeWork中国控制权,并且由姜跃平担任代理CEO,意味着WeWork中国的话语权将转移到资方手中。
这样的控制权交接对于联合办公企业并不陌生,已经起死回生的氪空间身上就曾经上演。
2019年5月,深陷关店、裁员、欠佣、巨额起诉等困境的氪空间获得老股东IDG资本、歌斐资产、英诺等10亿元投资。
这轮氪空间历史上最高的单笔融资也让其控制权移交到资方手中,管理层因此“大换血”:原歌斐资产合伙人王雪泉出任氪空间CEO、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姜汐出任氪空间执行总裁,IDG资本也派人进驻。
资方代表入驻后,并未在重资产的地产领域继续深耕,而是开始轻重资产并举的业务转型。氪空间确立了“全周期企业办公服务商”的新战略,将业务范围从“联合办公”扩展到“综合办公服务+新型资产管理”,推出了财税、管理、亲子等多种直播课程,并联合相关企业推出租房优惠、健身课堂、蔬菜配送等生活便利服务。
开始“双腿走路”后,氪空间顺利走出困局,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城市,运营40多个联合办公社区。
无独有偶,正在上市冲刺期的优客工场也为了拓展可盈利业务开始了资产模式的转换。
今年四月的优客工场五周年战略发布会,创始人毛大庆宣布了“轻资产、重赋能”战略转型,计划2020年达到100个轻资产项目,轻重资产比例达到1:1。转道轻资产运营的优客工场在今年上半年终于实现了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41.8万元。
回到WeWork中国身上,新任代理CEO姜跃平是挚信资本的运营合伙人,此前曾任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先后领导过新零售、用户平台等业务。在此之前,姜跃平曾在腾讯、雅虎、Kana等多家软件及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但并无地产行业经验。
以此来看,姜跃平领导下的WeWork中国大概率也不会在地产领域多做文章,更大的可能是顺应联合办公轻资产转型的趋势,为WeWork中国开辟新的业务增量曲线。
所以,虽然WeWork中国再次迎来资方大手笔投资,但仅仅做办公室出粗生意的联合办公行业想要回暖可能性很小。事实上,随着共享经济趋于冷静,中国的联合办公市场主旋律已经从高歌猛进变成细水长流。未来行业行业将如何发展,还需要看各家企业谁能率先在轻重结合的业务上打开新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