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老厂房改造创意园,南宁百益上河城成网红打卡圣地

更新时间:2019-12-02


 

南宁不仅有秀丽的风光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拍照圣地,在这个地方随便找个位置拍一下都是大片,这个地方就是老工厂改造的百益上河城,这里保留了原有工业时代老艺术的韵味,许多建筑上画满了涂鸦。行人穿过交通管道上,随处可见的小装饰为百益上河城增添了几分趣味。

 

坐落于南宁市亭洪路45号的百益上河城,利用南宁绢纺厂旧址进行改建,总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这里有密集的艺术与展览,也是脑洞大开的好地方。古老的建筑上注入新的灵魂,其外表保留了原有的模样,内部空间则进行了重新的分割装饰,重新诠释属于南宁人的时代记忆。

 

走到百益上河城尽头,有一家非遗生活馆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走了进去参观,看到二楼的墙上和桌子上摆放的侗族手工艺品时,被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所吸引。

 

侗绣属于刺绣一种,即侗族刺绣,是侗族人民用一针一线在侗布上刺出来的。是一种用引针穿刺,将各种彩色丝线或棉线附着在织物表面之上,构成各种图案纹样的工艺技法,是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中的重要分支。

侗绣风格独特,自然、朴素、大方,以三龙侗绣为代表,独具民族特色,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

 

侗绣的图案内容以花鸟及几何图案为主,有的还绣有人物建筑图案,现代的侗绣还进行一些更大胆的创新,绣有非常时尚的元素。

侗锦的图案多为几何抽象图形,如四方形,圆形,棱形以及其它动物抽象化的图案。

 

上到非遗生活馆二楼,看到一位美丽的侗族绣娘小潘的时候,被她在古老木制的织布机上认真的一字一线的织布情景所打动,聚光灯下,她是那么的安静的坐在织布机上,五彩的侗锦在她手中变化色彩交替着,犹如油画一般,美极了!

于是和小潘攀谈起来,原来小潘来自广西柳州三江县独峒镇,今年三十多岁了,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小潘说,她从小就喜欢这些美丽的侗绣,偷偷的学习,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拿起妈妈绣好的侗绣,就绣了起来,想不到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因为小潘绣的花,还是有绣错的地方,一眼就被妈妈发现了,免不了挨妈妈的一顿臭骂。小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会了绣花。

 

当初学织布和绣花没有想到靠这个手艺变成了她养家糊口的本领,小潘继续介绍说,在她们侗寨,现在越来越少人学习侗绣了,大部分女孩都进城里去打工,这种手艺活,60后出生的女人都会,70后出生的女人基本会,80后出生的女人基本不会,90后出生的都不会。

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也不愿意学习,看来这种手艺,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传悠久的民族艺术品,也许会慢慢消失。小潘为此而担忧。

侗族服饰的织绣工艺品种繁多,在衣襟、衣袖、围裙以及鞋面、背带上,从头到脚,从前到后,人们都能见到精美无比的织绣工艺。

小潘说,侗寨女儿出嫁的侗族嫁衣,都是妈妈亲手绣的。我妈妈年龄有六十多岁了,可惜她现在的眼睛不行了,绣不了花,现在在非遗馆帮我带孩子。我妈当年可是侗寨绣花能手,什么样的花案看一下就会了。

 

我们馆的老板人很好,她能来非遗生活馆工作非常感谢非遗馆老板贺总。说起跟老板贺总认识,完全是缘分,我在2016年在民族大学时认识了,当初,贺总邀请我来非遗馆,我是比较传统的人,离不开家乡,离不开孩子和家人一人到大城市打工,我没有答应,后来贺总知道了我的心事,就答应我可以把妈妈和孩子都带到非遗馆,我这才来了。

来了这里才感觉来对了,在这里眼界开阔了,非遗馆有设计师专门设计图案,把传统元素融入到侗绣来面,新的技法和新颖的图案,我可以学习新的东西。

 

小潘说,受当代流行服饰的影响,如今侗绣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有倒退之势。手工制作出来的侗绣很是耗时间和精力,一般作为盛装的修饰,有的作纪念之用,有的作男女恋爱的定情之物等。总之,人们把侗绣当宝贝一样看待。所以我做的这份工作觉得特别有意义,这么美丽侗绣需要有人去传承下去,我自己现在生活有保障了,也希望村里姐妹们生活都能好起来,过去,她们离乡背景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我们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没人照顾,过年过节才回家看一眼孩子和老人。现在我把村里的姐妹们组织起来,我们村有几百名绣娘,她们在村里织锦、刺绣,我回村收购,这样她们也不用到外地打工了,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小潘的励志故事很典型,现在有很多村民走出家乡到城里打工,不仅把自己学到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百益上河城旧厂房改造创意园非常成功,既能给年轻人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创作基地,也给游客提供了一个节假日打卡点,还解决了很多人就业的问题,老厂房化身创造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