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藏身海珠的美育创意园:旧改浪潮下的匆匆过客?

更新时间:2021-05-24

说起广州的“网红打卡地”,不知道大家会最先想到哪一个? 虽然广州大大小小的网红点数不胜数,可开在城中村里的,全天开放、专门教美学的“学校”,你见过吗? 在走去这间“学校”的路上,你可能会拐过弯弯绕绕的小巷,经过一群跳广场舞的阿姨,路过街边一间间小店,直到走入红卫新村的范围内,视线里闯入一截鲜艳的红色建筑——同学,你已到达“红星学校生活美育社区”。

入眼是黑白彩不同配色,红星标志也十分显眼,难以想象,这里在一两年前还是一所教书育人的小学。而如今,经过翻新改造,已然带着一丝“网红性质”,创意感和艺术感融入其中,让人忍不住想要探探它的“前世今生”。

广州的城市更新工作仍在加速推进中,旧改催生下的创意社区已有不少,红星生活美育社区就是其中一个。 但城更君进一步了解后却发现,这个令人好奇的学校旧改项目或许只能昙花一现,成为城市更新浪潮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01 一所颠覆传统的“学校”

红星学校生活美育社区位于海珠区江海大道红卫新村西街,与UP智谷相邻,距离珠江新城仅10多分钟车程。但此地离最近的地铁口赤岗站有1.2公里之远,不过若选择搭乘公交车,大塘(江海大道)站往北直行两三百米即可到达。



红星生活美育社区的前身为红星学校,江海的居民或许会对它更加熟悉。 在环境混杂的城中村里,红星学校作为民办学校,主要是供农民工子弟就读,从1999年开办到2019年租约到期,在此坚持二十年之久。学校停办后,原址经过重新活化改造,才出现了如今“取之于校,用之于校”的红星学校生活美育社区。 据了解,该社区将由共计11栋三期建筑群落构成,第一期已于去年12月开园,首次展览于今年3月结束,而二期和三期还暂未落地,这也导致了目前的观赏度缺失不少。 先让城更君带大家逛一圈↓ 若论红星生活美育社区的标志性建筑,椅子墙绝对是其中之一。悬空挂在墙壁上的椅群趣味十足,天马行空的构思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



由于社区正处在招商阶段,因此红白相间的招商中心成为了新的“招生办”,一颗红星立在屋顶,与蓝天白云十分相衬。



城更君从官方公众号了解到,红星生活美育社区第一期是以时光之环为概念,用过往、现在及未来三个时光维度的建筑风格来体现。 代表“过往”的是红绿相间复古风格的建筑,代表“现在”的是白色简洁风为主的建筑,而意味着“未来”的则是不规则形状的暗黑系建筑。三栋建筑相邻,构成了一组“多维美学”画面。



作为一个致力于美学教育的创意园区,既是“教育”,选择老旧学校原址改造倒是十分合适。虽有许多区域还在装修中,社区内仍能处处寻到学校气息,把人一瞬间拉回儿时的校园记忆。



宣传壁画保留完好,楼道提示语还未完全清除,教室门框即使已覆盖新油漆,也能感受到原先的学校风格,空置的教室内还能看到之前班级的奖状和标语。



由于展览已结束,此处的商业只有“招生办”旁的一家咖啡店目前在正常营业中。店内风格遍布“红星”痕迹,不仅有红星学校的历史,还挂有美育社区的规划。

在不同的“教室”里,可以看到展览结束前开放的料理、音乐、潮玩、花艺、设计等多元业态,可惜城更君无法进入。一位保洁阿叔表示若没有展览这里的店铺并不会开门,只能从门外先感受下此前的热闹。


02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近年来,随着三旧改造的推进,广州在焕发“老城市新活力”方面愈发出彩。而红星学校生活美育社区也正是符合了城市更新的思路才得以产生。 为贯彻市委提出的“一地一策、修旧如旧、创新活用”城市更新工作理念,江海街道结合“文旅海珠”特色,江海的文化资源和商业基础得以挖掘、规划。 “红星生活美育社区”作为城市更新延续下的文商旅特色园,是在向消费者提供生活美学教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街区商业活力的设想下开始改造的。

在与负责红星生活美育社区招商事项的肖女士交流时,她告诉城更君:“在学校里,学生接受的更多是德育、智育和体育方面的教育,往往在美育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红星学校的旧改计划始于一年多前,当时正值红星学校租约到期,他们有意围绕学校原始教学楼,结合城市更新理念与“美育教学”的想法来进行改造。 去年一期开园时,创意感的设计和一间间开在旧教室里的创意店铺吸引了不少人来参观打卡。当时这里大有成为海珠区又一个“网红”打卡点的潜质,改造方也萌生了租下更多社区旁边的旧建筑,进行连片打造的想法。

让人们在忙碌平凡的时光中多维度地感受生活之美,这个设想无疑十分美好。 但现实能否像想象中一样美好? 据城更君观察,美育社区虽是开在城中村内,但处于海珠靠近天河的地理位置算不上偏僻,周边有不少居民楼,学校、社区、商业等都不缺。但首个艺术展结束后,热闹变回寂寥,路过的人行色匆匆,不曾为这处建筑停留下脚步,或是多看一眼。 许是二期、三期还在修建中,社区不少地方都是空置着或摆满了装修材料。挂着招牌的商家在展览后好像并不在意这里的后续,花艺店门口的盆栽也早已随着春风枯萎了。

“网红性质”不是绝对的词语,正反面的优劣在如今的时代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习惯于发现得快、遗忘得快。 旧改下的创意社区若想打造新型社区消费场景、更好地激发街区活力,离不开“人”的参与。与传统“景区”不同,更新改造更能赋予“旧地方”在生活街区中的融入,未来,是与城市和居民的“共生”。 城市更新是时代“风口”,其下任何改造都可能是促进城市发展或彰显价值理念的窗口,“站得住”才能更好地改写旧地命运。


03 还未正式亮相 却已在消失路上?

据悉,若按原计划,红星生活美育社区二期预计今年开园,将举办多场展览、集市等,三期规划则预计2022年初开园。 但众所周知,红卫村旧改早有消息,一波三折后终确定合作企业,今年1月,保利正式入主改造金额达195亿的红卫村旧改。 这一消息给红星生活美育社区的发展之路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原本的一些建设计划也随之搁置。

闭门的“教室”

肖女士告诉城更君,上周刚从村委处获悉红星生活美育社区明确属于改造项目的拆迁范围内,虽然具体拆迁时间还未确定,但社区的招商计划现在已暂停。 “目前我们只能是满足一些有短租需求的商家,或是承办一些展览项目。”肖女士表示。 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此时此处正待完善的社区将被拆迁的明确未来总是带着一丝可惜,但从另一方面看,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这无可避免。

城市发展的脚步从未停下,城市更新浪潮带来了许多,同样也带走了许多。 就像曾是广州文艺地标的“红专厂”,其前身为1956年中国最大的罐头厂,那些废弃的老厂房与生产车间于2009年被改造为极具艺术气息的创意园区,成为了广州发展史上一个鲜明的文化烙印。

自2013年红专厂地块被纳入广州国际金融城的规划范围内,拆迁消息就一直传出,直到2019年正式关闭,一代人的记忆就此告一段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们熟悉的事物或许正在消失。但肯定的是,这些记忆会在未来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或是老旧街区改造后的人间烟火,或是空间再造后的奇妙乐趣,又或是新旧更迭下的全新生机。一切都在继续。 根据红卫村旧改的任务节点,2025年12月31日前安置房开工建设,2030年12月31日前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 什么时候会拆到红卫新村西街这里呢?红星学校生活美育社区还能存在多久?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那不如趁它还存在,去探索其中乐趣,城市发展轨迹上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