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兰州写字楼开始步入“内卷”生态?

更新时间:2021-07-12

2021网络上有一个新词汇——内卷。
通过查询得知,“内卷”这个词汇并不是2021年产生的,它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从艺术角度提出来的。从横空出世,到成为现在的网络流行词,似乎成为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一个具有共性的词汇,甚至已经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那么,究竟什么是“内卷”?其实,它的意思最初是没有创新的复杂化,例如在同一个问题上漫无目的的研究、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进度等等,总结起来,内卷的意思大致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突破瓶颈,不断重复,效能低下,严重缺乏创新力。
在这个万物皆“内卷”的时代,兰州写字楼虽然发展不过短短数十载,却也未能逃脱“内卷”命运。
原本“内卷”生态严重的兰州写字楼,却在2021年2月25日,因兰州市政府发布了新修订的《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再次走入困境。依据新《条例》 精神,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提出:自2021年3月1日起,兰州市将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适当放宽经营场所限制。
“住改商”的合法化会将兰州写字楼推向何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无论如何,该文件的出台,必会让兰州写字楼的空置率将再次增大。根据戴德梁行统计,目前兰州整体写字楼市场空置率达31%,全市总空置面积为86.2万平方米。
其实,2010年以前兰州写字楼项目处于青黄不接,且已有的写字楼设备陈旧,内部配套落后,物业服务欠缺,加上电梯、车位配比不够,企业需要能匹配形象,规划合理,配套完善先进的办公物业来“升级换代”,市场需求促使房企开发现代、高品质的办公产品。
微信图片_20210712090406的确,进入21世纪,也迎来了CBD商务时代。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CBD成为了城市的经济中枢,硬件升级的同时,服务需求也水涨船高,五大行标准物业管理只是标配,对入驻企业进行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成了写字楼产品竞争的主要阵地。由此可见,办公环境的改变只占写字楼发展的一小部分。
相比沿海发达城市,内陆地区写字楼的发展稍有延迟。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兰州超高层的建设才迎来了集中爆发。而和其他房地产业态类似,写字楼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兰州向前迈进。
兰州写字楼的改革式增长也于此阶段产生,2010年下半年,兰州市内突然增加了大量写字楼,使之形成了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居民楼式办公与写字楼式办公并无太大差异,而在2010年后,写字楼式办公彻底推翻了以往的办公模式,改变了兰州当时的商业载体格局,此后几年间,兰州写字楼市场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直至2014年左右才有所缓解,至此,兰州全面进入商业时代。
然而在兰州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时候,其供应量也随之增大。根据戴德梁行统计,自2015年起,兰州写字楼市场年均新增供应为41.9万平方米。2019年,兰州市约有30万平米的高品质写字楼入市,带动城市租金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由于主城核心区性价比差、办公条件落后的项目企业外溢加速,空置率虽明显上升,但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始终保持10%以内,为9.0%。
2020年,受疫情影响,写字楼租金整体下降,高品质项目入市面积持续增加,类甲级写字楼市场租金较2019年降幅约8.8%,空置率创5年来新高,突破30%。但是,全年新增供应为47.3万平方米,超过历史年均新增供应,预计未来几年新增供应将趋于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兰州写字楼的供应量不断的增大,但是,并没有因为供应增大而解决或者缓解兰州写字楼内卷的生态。
从相关市场报告可以看到,需求总量下降、空置率上升、租赁招商压力增大,写字楼存量租户竞争大战在今年已经拉开帷幕,走向“内卷”似乎不可避免。
虽然当下兰州市场上写字楼项目琳琅满目,但其中近八成可能只是开发商为了满足该地块的商业指标而被迫开发建设的。开发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往往都会选择将写字楼进行出售,这就导致了诸多写字楼除区域外,无论是从项目的类型、体量还是从规划设计、出售价格等方面来看,各类产品并无二致;同时,出售型写字楼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追赶工期,各种遗留问题层出不穷,并且根本没有考虑到后续运营,这些没有运营、没有管理的楼宇,让为了改善办公环境或提升办公质量的优质客户根本无可选择,而那些刚需企业又被地段因素所绑架而无法选择,单一的产品体系,让整个兰州商务楼宇依然面临“内卷”问题。
可以说目前兰州的写字楼,仅满足了市场对于数量的需求,却无法为不同需求的优质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以出售为主的兰州写字楼市场,让写字楼成为了一锤子的买卖。
究其原因是现有写字楼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到企业对于环境的要求。而高端写字楼的建成,一定程度上可以拔高城市高度,为城市后续的发展做铺垫。而优质的写字楼都具备硬件全面达标、软件配套完善、物业管理规范、智能化服务便捷、建筑外观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等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单一业权”的掌控。
如今,兰州仍旧以多业权的写字楼为主流,相比单一业权,多业权写字楼的房屋一经出售便无法再保证其服务质量,而长时间混乱的管理会导致各项指标的质量参差不齐,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整个兰州的写字楼市场造成众多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形势,有些人开始将单一业权写字楼的优势被逐渐放大。
业内很多人认为单一业权是行业进步的表现,也势必会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主流载体。开发商保留写字楼的实际管理权,仅供给房屋的经营方式,即“只租不售”。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保证该写字楼的物业服务完全由开发商掌控,以此达到最大限度的管理统一,扭转行业风气。但是,单一业权能不能打破兰州写字楼“内卷”生态的手段,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维度中去验证。

那么,究竟什么是“内卷”?其实,它的意思最初是没有创新的复杂化,例如在同一个问题上漫无目的的研究、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进度等等,总结起来,内卷的意思大致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突破瓶颈,不断重复,效能低下,严重缺乏创新力。


在这个万物皆“内卷”的时代,兰州写字楼虽然发展不过短短数十载,却也未能逃脱“内卷”命运。


原本“内卷”生态严重的兰州写字楼,却在2021年2月25日,因兰州市政府发布了新修订的《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再次走入困境。依据新《条例》 精神,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提出:自2021年3月1日起,兰州市将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适当放宽经营场所限制。


“住改商”的合法化会将兰州写字楼推向何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无论如何,该文件的出台,必会让兰州写字楼的空置率将再次增大。根据戴德梁行统计,目前兰州整体写字楼市场空置率达31%,全市总空置面积为86.2万平方米。


其实,2010年以前兰州写字楼项目处于青黄不接,且已有的写字楼设备陈旧,内部配套落后,物业服务欠缺,加上电梯、车位配比不够,企业需要能匹配形象,规划合理,配套完善先进的办公物业来“升级换代”,市场需求促使房企开发现代、高品质的办公产品。


图片


的确,进入21世纪,也迎来了CBD商务时代。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CBD成为了城市的经济中枢,硬件升级的同时,服务需求也水涨船高,五大行标准物业管理只是标配,对入驻企业进行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成了写字楼产品竞争的主要阵地。由此可见,办公环境的改变只占写字楼发展的一小部分。


相比沿海发达城市,内陆地区写字楼的发展稍有延迟。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兰州超高层的建设才迎来了集中爆发。而和其他房地产业态类似,写字楼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兰州向前迈进。


兰州写字楼的改革式增长也于此阶段产生,2010年下半年,兰州市内突然增加了大量写字楼,使之形成了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居民楼式办公与写字楼式办公并无太大差异,而在2010年后,写字楼式办公彻底推翻了以往的办公模式,改变了兰州当时的商业载体格局,此后几年间,兰州写字楼市场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直至2014年左右才有所缓解,至此,兰州全面进入商业时代。


然而在兰州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时候,其供应量也随之增大。根据戴德梁行统计,自2015年起,兰州写字楼市场年均新增供应为41.9万平方米。2019年,兰州市约有30万平米的高品质写字楼入市,带动城市租金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由于主城核心区性价比差、办公条件落后的项目企业外溢加速,空置率虽明显上升,但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始终保持10%以内,为9.0%。


2020年,受疫情影响,写字楼租金整体下降,高品质项目入市面积持续增加,类甲级写字楼市场租金较2019年降幅约8.8%,空置率创5年来新高,突破30%。但是,全年新增供应为47.3万平方米,超过历史年均新增供应,预计未来几年新增供应将趋于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兰州写字楼的供应量不断的增大,但是,并没有因为供应增大而解决或者缓解兰州写字楼内卷的生态。


从相关市场报告可以看到,需求总量下降、空置率上升、租赁招商压力增大,写字楼存量租户竞争大战在今年已经拉开帷幕,走向“内卷”似乎不可避免。


虽然当下兰州市场上写字楼项目琳琅满目,但其中近八成可能只是开发商为了满足该地块的商业指标而被迫开发建设的。开发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往往都会选择将写字楼进行出售,这就导致了诸多写字楼除区域外,无论是从项目的类型、体量还是从规划设计、出售价格等方面来看,各类产品并无二致;同时,出售型写字楼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追赶工期,各种遗留问题层出不穷,并且根本没有考虑到后续运营,这些没有运营、没有管理的楼宇,让为了改善办公环境或提升办公质量的优质客户根本无可选择,而那些刚需企业又被地段因素所绑架而无法选择,单一的产品体系,让整个兰州商务楼宇依然面临“内卷”问题。


可以说目前兰州的写字楼,仅满足了市场对于数量的需求,却无法为不同需求的优质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以出售为主的兰州写字楼市场,让写字楼成为了一锤子的买卖。


究其原因是现有写字楼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到企业对于环境的要求。而高端写字楼的建成,一定程度上可以拔高城市高度,为城市后续的发展做铺垫。而优质的写字楼都具备硬件全面达标、软件配套完善、物业管理规范、智能化服务便捷、建筑外观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等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单一业权”的掌控。


如今,兰州仍旧以多业权的写字楼为主流,相比单一业权,多业权写字楼的房屋一经出售便无法再保证其服务质量,而长时间混乱的管理会导致各项指标的质量参差不齐,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整个兰州的写字楼市场造成众多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形势,有些人开始将单一业权写字楼的优势被逐渐放大。


业内很多人认为单一业权是行业进步的表现,也势必会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主流载体。开发商保留写字楼的实际管理权,仅供给房屋的经营方式,即“只租不售”。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保证该写字楼的物业服务完全由开发商掌控,以此达到最大限度的管理统一,扭转行业风气。但是,单一业权能不能打破兰州写字楼“内卷”生态的手段,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维度中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