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甲级写字楼”的称呼原来来自“民间”,并没有官方标准?

更新时间:2021-07-16

这一期准备讲讲写字楼中的冷知识。就让我们从“甲级写字楼”这个称谓开始。

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这个称呼很常见啊,一点都不“冷”。确实,“甲级写字楼”是个挺大众的词。但你知道这个分级是怎么来的吗?

其实,国内目前并没有国家级的官方机构对写字楼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确约定。也就是说,“甲级”并不官方,而是行业内自发形成的一种通行叫法。它是在以港台商人为代表的外商与内地发展商合作开发涉外写字楼的过程中,逐步引进并流行起来的词汇。

那什么样的写字楼才能称得上甲级呢?没有官方标准,我们就来看一下“相对官方”的四大行分别是怎么定的。

01

第一太平戴维斯

以上海为例,目前,第一太平戴维斯将上海的写字楼分为国际甲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和乙级写字楼三类。评定标准主要从地理位置、写字楼硬件、软性因素等方面考虑。

其中,地理位置是首选因素,包括考察交通便利度、周边的基础建设以及轨道交通设施情况。而写字楼项目能否与轨道交通直接相连,是最关键的要素。而能达到甲级标准的写字楼,一般位置都处于中央商务区,部分处于次商务区。

其他因素还包括国际甲级标准写字楼项目的净高都至少需要在2.7米以上,有充足停车位,通讯系统、物业服务如何等等因素。

02

世邦魏理仕

世邦魏理仕有一些固定的打分标准:包括总面积、楼层面积、大楼年限、地理位置、距地铁站距离、建筑设施、大楼设计和发展商背景,综合下来5分为超甲级,4分为甲级,3分为乙级。

03

仲量联行

仲量联行的甲级写字楼标准包括包括交房标准、建筑施工、单层面积等方面。比如单层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层高在2.6米以上、位于中央商务区且有便捷交通、租户包括知名本地或跨国企业等等。

04

戴德梁行

戴德梁行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楼宇品质(包括装饰标准、配套设施、设备标准)、建筑规模、客户进驻、物业服务、交通便利、所属区位、智能化等10项指标,通过综合评定打分后,根据是否达到一定分值来判断。

可以看出,其实不同公司的评判标准基本上大同小异,都会从地理位置、建筑的软硬件、物业服务和其他服务等方面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