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再次出售写字楼,他为何不屑做“包租公”?
更新时间:2021-12-06李嘉诚放售伦敦写字楼
据外媒消息,12月3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计划出售英国伦敦核心区域的一座写字楼,交易价格高达12.5亿英镑。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李嘉诚在今年内第一次抛售房地产资产,今年9月中旬时,李嘉诚便以35亿元人民币出售了上海静安区的世纪盛荟广场。
今年李嘉诚陆续出售了上海、伦敦的地产
在今年9月中旬,李嘉诚卖掉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世纪盛荟广场”,被许多媒体解读为“抛售大陆资产”,然而才时隔两个月,李嘉诚又出售位于伦敦的写字楼5 Broadgate,这又如何解释?难不成又要被自媒体解读为“抛售英国资产”?
真相究竟如何?李嘉诚为何不屑做“包租公”?
事实上,李嘉诚自上世纪50年代在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发迹后,陆续到英国、加拿大、澳洲、中国大陆投资,如今生意遍布全球56个国家及地区,他并不会刻意退出某个市场,在2018年的一次记者会上李嘉诚曾告诉媒体,决定他投资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回报率”。
据了解,该次出售的伦敦5 Broadgate写字楼是在2018年6月份,由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斥资10亿英镑买下的,目前作为瑞银UBS的英国总部,每一年收租大约4000万英镑。
三年来,李嘉诚收取的租金合计大约1.2亿英镑,再加上现今的售价12.5亿英镑,相比于三年前的买入价10亿英镑,账面获利约3.7亿英镑,倘以年复合回报率来看大约是11%。
相比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11%的年化回报率已算不错,然而对李嘉诚这般的大财主而言,尚不够令他满意。
伦敦5 Broadgate甲级写字楼
我们注意到李嘉诚买入该伦敦写字楼的时间节点,正值他出售了全球最贵的写字楼——香港中环中心不久,当时回笼的402亿港币巨款,原本是用于收购澳洲天然气管道公司APA Group,然而那笔并购却意外被澳洲当局否决。
正是那次否决,致使出售中环中心回笼的巨额资金只能趴在账上坐等贬值,于是李嘉诚家族退而求其次选择暂时先购入伦敦写字楼5 Broadgate来抵御通胀,待将来有更好的投资标的再换仓。
李嘉诚卖掉中环中心后蛰伏待机
纵观李嘉诚的投资版图,“民生类的基建资产”是他最钟意的投资方向。
所谓的“民生基建资产”主要包括燃气、供电、供水和铁路等资产,简单来讲便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这种资产的优势是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利润稳定,李嘉诚父子称之为“固定收入”。
英国是李嘉诚家族的重要市场之一
近些年来,全球的实体经济前景愈发不明朗,令李嘉诚家族对基建的偏好升温。
李氏家族旗下原本有一家公司名为“长江基建集团”,用来专门负责投资环球基建资产;如今,原先负责投资房地产的长江实业集团也加入到了基建投资大军当中,过去几年内,长江实业集团在全球频频抛售房地产,与此同时购入了电力、燃气等大量基建资产。
2021年11月初,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增持了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MCK,该公司是世界最大规模的飞机租赁公司之一,原本由李嘉诚(环球)基金、长江实业集团和日本三菱商事共同拥有,如今长江实业集团收购了日本三菱商事手中的股份,全资买下了该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
现金充沛的李嘉诚增持飞机租赁公司
2021年11月10日,长江基建集团投资了氢气私募基金Hycap,拟拓展旗下氢气项目,包括在澳洲投资氢气生产设施,在英国铁路系统中应用氢能。
2021年11月19日,长江基建集团的子公司AVR收购荷兰垃圾发电商AEB,据外媒透露交易价格超过4亿欧元。
以此推测,李嘉诚并非是不屑做“包租公”,而是找到了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渠道。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拜访李嘉诚
自1950年发迹以来,李嘉诚一生从未失败过,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零售、医药、基建、港口、电讯等多个领域都有着规模庞大的布局,香港四大家族中的其余三家也难以望其项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或许还是在于李嘉诚对“投资回报率”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