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2022年广州核心区现商场与写字楼新增供应,琶洲科技产业虹吸效应提升

更新时间:2022-01-05

琶洲和国际金融城将陆续迎来写字楼快速放量期,聚集效应渐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

在历经多年无新增供应之后,广州珠江新城和体育西等核心区,终于在今明两年分别迎来写字楼和商场的新增供应。

近日戴德梁行发布广州楼市总结和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背景下,全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进程之中。前三季度,广州GDP及第三产业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8%,领先一线城市。全市经济延续今年以来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韧性和潜力是全年的关键词。这些成为支撑广州写字楼和商场表现较优的背景。

(广州办公楼物业供应预测,数据来源:戴德梁行广州研究部)

在甲级写字楼市场方面,珠江新城是全市最热的区域。戴德梁行广州公司写字楼部主管及董事梁杰介绍,2022年区域内将有2个项目共20万平方米写字楼资源供应;同时2022年广州写字楼市场将迎来井喷式供应,这种现象此前一次出现还是在2016年间,新增供应多集中在琶洲;而在2023-2025年间,国际金融城区域的写字楼市场也将新增不少供应,其供应量仅次于琶洲,且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琶洲。

梁杰表示,目前琶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氛围初步形成,已逐步成为广州科技类企业租赁的首选。预计未来随着多个总部的竣工入驻,产业虹吸效应将进一步提升。但目前来看,琶洲还存在交通节点尚未全面打通、商务和酒店等配套相对薄弱的短板。

国际金融城起步区的土地出让已接近尾声,区域步入快速建设阶段,目前超过20家金融机构已确定入驻,这是在全国其他地方都罕见的表现。

据戴德梁行统计,2021年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供需两端活跃度明显回升,全年净吸纳量达到近五年新高至42.6万平方米,在新入市项目预招租情况比较良好的背景下,全市空置率保持平稳,第四季度仍保持在7.6%的低位。

整体来看,2022年86.7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的确会在短期内让市场空置率升高,但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整体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TMT、金融业、专业服务类企业仍是需求主力。

(商圈历年供应分布,数据来源:戴德梁行广州研究部)

购物中心方面,体育中心核心商圈时隔五年迎来了新项目入市,因为环贸天地的开业,给全市存量推高至479万平方米规模。

戴德梁行表示,今年广州零售市场共有近46万方优质购物中心入市,其中90%的新增供应面积位于非核心商圈。核心商圈与非核心商圈自新冠肺炎疫情后租金分化区域趋于明显,这一趋势持续到下半年,随着核心商圈在新增供应影响下租金增速放缓而有所下降。

从业态来说,盲盒和潮牌在年内兴起。据统计,相关如韩国品牌chuu、日本买手店studious tokyo等都有在广州开设首店。

这一定程度与人口结构有关。据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两人及以下规模的家庭占比提高。戴德梁行广州研究部高级经理汪骊珠认为,家庭规模的变化影响了消费模式产生新变化,“悦己消费”成为消费行为重要的驱动力,因此带动了盲盒潮玩、国潮品牌兴盛。

据统计,2022年预计还将有5个优质购物中心投入使用。汪骊珠预测,尽管在短期内租金水平及空置率都将承受一定压力,但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消费载体的多元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广州优质购物中心存量将达到629万平方米规模。“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各类不同层次的商业载体不断投入使用,广州的商业版图还将继续保持扩大的趋势,城市的商业能级未来有机会得到新的提升。”她续称。

作者:骆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