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 || 牵手公共艺术,打造“街拍”式城市新潮流
更新时间:2022-03-30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消费仅仅成为一个基础,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才是他们的更高追求,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已经迸发出显著的消费广泛性和消费频次的增长。这种趋势和需求明确了商业空间未来要扩展和提高的方向。
以丰富的公共艺术为导向和引擎,吸引潜在消费者的运营思维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操盘者所使用。这种匠心独运的理念正是当下商业地产生态重建的希望所在,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商业美学。
日前,英国爱丁堡,“梵高再现”沉浸式光影展媒体预展开幕。这是一场沉浸式的多感官艺术体验,将梵高画作的高清投影与数字环绕立体声、普罗旺斯的香气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的综合享受。这个项目已走过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去年底今年初在北京也曾与观众见面。不同于很多人习惯的、到专业艺术机构去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梵高再现”展似乎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展示潮流,即通过立体、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向公众展示,这更像是“偶遇”的、“街拍”式的艺术呈现和欣赏方式,正方兴未艾。
与传统公共文化空间不同的“新空间”
每天经过广州太古汇的人们,有些会被西广场上那件由基础的红蓝两色,以及简洁的几何线条组成的雕塑《达尔文,2019》所吸引,停下来拍几张照片;更多的,则脚步匆匆地从旁走过。过去两年多来,这座由著名英国艺术家菲利普·金以85岁高龄亲手在现场揭幕的作品,似乎已经成为在广州城市空间里自然融入的景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相关负责人士介绍, 从2019年7月启动开始,“衍艺时空”艺术项目就旨在为消费者与城市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人文空间,通过人与艺术品的平等对话交流,撬动思维灵感的迸发与交融,在和谐联结的良性关系中持续推动个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公共生活艺术化 公共艺术生活化
从“体验经济”的角度来说,商业空间与公共艺术的携手,可以塑造一种从生活与情景出发的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者的行为。
有研究者指出,当下商业空间的商业模式逐步转变为强调顾客的心理体验及在购物过程中感官的立体享受,使顾客体验到新奇、娱乐,以及参与过程中的趣味性。双方的携手在为商业空间赋能的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公共生活艺术化,公共艺术生活化”,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公众艺术普及教育。同时,当代科技,特别是VR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空间设计和场景营造带来了新的机会,“沉浸式体验”渐渐成为商业空间展陈项目的标配。